秋季带给人们清肃干爽之感,却也最易引发肺部疾患,如感冒、咳嗽、哮喘等。若不注重身体调养,肺气受损则易使症状加重。因此,秋季养生当以养阴润肺、补益肺气为要务。
中医理论认为,秋气与人体肺脏相通。肺开窍于鼻,外合皮毛。秋季天清气燥,兼夹风邪,若肺气宣降失常,则易出现鼻干口燥、干咳少痰、咽喉痒痛等上呼吸道症状。夏季贪凉,过度使用空调冷饮,衣着单薄露肤,易致脾胃虚寒。按照中医五行学说,脾属土为肺金之母,脾胃受寒必然影响肺脏功能。肺为娇脏,既不耐寒热,又不耐燥湿,故而在秋季尤需特别呵护。
关于秋季养肺之法,首重起居有常。《黄帝内经》明示: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,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。”此乃秋季养生之要义,强调早睡以避夜寒,早起以沐秋爽,使心神安宁,肺气清肃。
情志调摄亦不可忽视。中医认为,肺在志为忧,过度悲忧易伤肺气,导致气机郁滞,出现气短胸闷、善太息等症状。保持心境平和,方能使肺气宣降有序。
饮食调养方面,秋燥最易伤肺阴,当以甘润之品为主。秋梨生津润燥,柑橘理气化痰,柿子清热润肺;百合养阴清心,银耳滋阴润肺,莲藕清热生津。川贝炖梨、杏仁粥等药膳皆为秋季养肺佳品。
日常细节亦需注意:每日饮水宜达2000毫升,分次饮用;注意颈背保暖,避免形寒饮冷伤肺;保持大便通畅,因肺与大肠相表里;居室定时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清新。还可按摩鱼际穴清宣肺气,按压曲池穴通腑泻热,揉按迎香穴宣通鼻窍。